首页 > 古诗词 先秦 列表

先秦

周颂·丰年

先秦    
2023-02-03 11:12:30

周颂·丰年原文:

丰年多黍多稌,亦有高廪,万亿及秭。
为酒为醴,烝畀祖妣。
以洽百礼,降福孔皆。

周颂·丰年翻译:

翻译
丰收年景谷物多,高大粮仓一座座。储存亿万新稻粮,酿成美酒甜又香,献给祖先来品尝。配合祭典很适当,普降福禄多吉祥。

注释
⑴丰年:丰收之年。
⑵黍(shǔ):小米。稌(tú):稻子。
⑶高廪(lǐn):高大的粮仓。
⑷万亿及秭(zǐ):周代以十千为万,十万为亿,十亿为秭。
⑸醴(lǐ):甜酒。此处是指用收获的稻黍酿造成清酒和甜酒。
⑹烝(zhēng):献。畀(bì):给予。祖妣(bǐ):指男女祖先。
⑺洽(qià):配合。百礼:指各种祭祀礼仪。
⑻孔:很,甚。皆:普遍。


周颂·丰年创作背景:

  古人于收获之后,为报鬼神的庇佑,举行祭奠,借以娱神,并喜庆丰收。中国古代称国家为社稷,社是土神,稷是谷神,可见当时农业的重要地位。人民的生存依赖农业生产,政权的稳固也要以农业生产为保障。上古的西周,是以农业为基础的社会,农业的收成在当时必然是朝野上下最为关注的头等大事。由于生产力发展的限制,当时农业基本上还是靠天收,《小雅·大田》所述“雨我公田,遂及我私”的喜悦以及《小雅·甫田》描写“琴瑟击鼓,以御田祖,以祈甘雨,以介我稷黍,以谷我士女”的迫切心情,便是最好不过的证明。那时并非每年都能获得丰收,因此,遇上好年成,自然要大肆庆祝歌颂。

  《毛诗序》云:“《丰年》,秋冬报也。”报,据郑玄的笺释,就是尝(秋祭)和烝(冬祭)。丰收在秋天,秋后至冬天举行一系列的庆祝活动(“以洽百礼”),是很自然的。不过,这种活动(庆祝祭祀)应不会是定于每年秋冬举行的,当时不可能每年都获丰收,而此诗题为《丰年》,若在歉收乃至灾荒之年大唱颂歌,则成了滑稽的自我嘲弄。《《周颂·丰年》佚名 古诗》应当是遇上好年成时举行庆祝祭祀的颂歌。


周颂·丰年诗意:

丰收年谷物车载斗量,也有高耸的粮仓,成万成亿难计量。
酿造甜酒,进献先祖先妣尝。
以各种礼仪,齐天洪福。
* 以上翻译来自百度翻译(AI),仅供参考

周颂·丰年拼音:

fēng nián duō shǔ duō tú, yì yǒu gāo lǐn, wàn yì jí zǐ.
丰年多黍多稌,亦有高廪,万亿及秭。
wèi jiǔ wèi lǐ, zhēng bì zǔ bǐ.
为酒为醴,烝畀祖妣。
yǐ qià bǎi lǐ, jiàng fú kǒng jiē.
以洽百礼,降福孔皆。

上一篇:缁衣
下一篇:周颂·清庙

古诗文网         Sitemap    Baidu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