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谢朓简介:
谢朓(464~499年),字玄晖。汉族,陈郡阳夏(今河南太康县)人。南朝齐时著名的山水诗人,出身世家大族。谢朓与谢灵运同族,世称“小谢”。初任竟陵王萧子良功曹、文学,为“竟陵八友”之一。后官宣城太守,终尚书吏部郎,又称谢宣城、谢吏部。东昏侯永元初,遭始安王萧遥光诬陷,下狱死。曾与沈约等共创“永明体”。今存诗二百余首,多描写自然景物,间亦直抒怀抱,诗风清新秀丽,圆美流转,善于发端,时有佳句;又平仄协
晚登三山还望京邑原文:
灞涘望长安,河阳视京县。
白日丽飞甍,参差皆可见。
余霞散成绮,澄江静如练。
喧鸟覆春洲,杂英满芳甸。
去矣方滞淫,怀哉罢欢宴。
佳期怅何许,泪下如流霰。
有情知望乡,谁能鬒不变?
晚登三山还望京邑翻译:
翻译
我就像王粲在灞陵上眺望长安,又像潘岳在河阳回顾洛阳那样登上三山回望京城。
夕阳使飞耸的屋脊色彩明丽,京城内的屋宇高低不齐,历历在目。
残余的晚霞铺展开来就像彩锦,澄清的江水平静得如同白练。
喧闹的群鸟覆盖了春天的小洲,各种花朵开满了芳草遍地的郊野。
我将远离京城在他乡久留,真怀念那些已停办的欢乐宴会。
回乡的日期在何时,我惆怅不已泪落如雪珠。
有感情的人都知道思念家乡,谁的黑头发能不改变?
注释
①三山:山名,在今南京市西南。还望:回头眺望。京邑:指南齐都城建康,即今南京市。
②灞涘望长安:借用汉末王粲《七哀诗》“南登霸陵岸,回首望长安”诗意。灞,水名,源出陕西蓝田,流经长安城东。河阳视京县:借用西晋诗人潘岳《河阳县诗》“引领望京室” 诗意。河阳:故城在今河南梦县西。京县:指西晋都城洛阳。两句意为:我怀着眷恋之情,傍晚登上三山,回头眺望都城建康。
③丽:使动用法,这里有“照射使……色彩绚丽”的意思。飞甍:上翘如飞翼的屋脊。甍:屋脊。参差:高下不齐的样子。两句意为:在日光的照耀下,京都建筑色彩绚丽,高高低低都能望见。
④绮:有花纹的丝织品,锦缎。澄江:清澈的江水。练:洁白的绸子。两句意为:澄清的江水平静得如同一匹白练。
⑤喧鸟覆春洲:形容鸟儿众多。覆:盖。杂英:各色的花。甸:郊野。
⑥方:将。滞淫:久留。淹留。怀:想念。
⑦佳期:指归来的日期。怅:惆怅。霰:雪珠。两句意为:分别了,想到何日才能回来,不由得令人惆怅悲伤,留下雪珠般的眼泪。
⑧鬒:黑发。变:这里指变白。两句意为:怀着望乡之情的人,又有谁能不白了头发呢?
晚登三山还望京邑诗意:
我就像王粲在灞陵上眺望长安,又像潘岳在河阳回顾洛阳那样登上三山回望京城。
白日丽飞甍,京城内的屋宇高低不齐,历历在目。
多霞散成绮,澄清的江水平静得如同白练。
喧鸟覆春洲,各种花朵开满了芳香的郊野。
离开了正在阻碍淫,真怀念那些已停办的欢乐宴会。
佳期感到哪里,我惆怅不已泪落如雪珠。
有情知道望故乡,谁的黑头发能不改变?* 以上翻译来自百度翻译(AI),仅供参考
晚登三山还望京邑拼音:
bà sì wàng cháng ān, hé yáng shì jīng xiàn.
灞涘望长安,河阳视京县。
bái rì lì fēi méng, cēn cī jiē kě jiàn.
白日丽飞甍,参差皆可见。
yú xiá sàn chéng qǐ, chéng jiāng jìng rú liàn.
余霞散成绮,澄江静如练。
xuān niǎo fù chūn zhōu, zá yīng mǎn fāng diàn.
喧鸟覆春洲,杂英满芳甸。
qù yǐ fāng zhì yín, huái zāi bà huān yàn.
去矣方滞淫,怀哉罢欢宴。
jiā qī chàng hé xǔ, lèi xià rú liú sǎn.
佳期怅何许,泪下如流霰。
yǒu qíng zhī wàng xiāng, shuí néng zhěn bù biàn?
有情知望乡,谁能鬒不变?
上一篇:断句
下一篇:别诗二首·其一